2005年5月20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400多吨化肥竟无半点“肥”
汪文汉

  近日,一起祸害湖北、山西两省农民、惊动国家质检总局的劣质磷肥制售大案,被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警方联手查获,420吨劣质颗粒磷肥被悉数追缴,坑农害农的企业被查封关闭,赚黑心钱的制假人黄治富、售假人陈丕军分别被湖北、山西警方执行逮捕。
    
  劣质“巧园”磷肥惊现山西
  俗话说:农民买农资有三怕:一怕是假种子,二怕假化肥,三怕假农药。如果这三假东西摊上一样,一年就白干了,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而从近几年农资打假中发现,化肥是农业生产资料质量问题反映最多的产品,尤其是磷肥和复合肥。磷肥是一种增强农作物抗病除害能力,促进增产增收的主要肥料。近两年,国家质检总局多次对化肥进行了跟踪抽查,从去年开始又把化肥作为农资打假的重中之重。
  今年3月中旬,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副大队长尉安连带人在阳高县火车货场的一次检查中,发现一车标明湖北襄樊巧园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巧园牌”稀土颗粒磷肥过磷酸钙,外包装袋质量差,无塑料内膜。
  作为一种普通的磷肥,过磷酸钙正常情况下应当是干燥均匀的颗粒、但是尉安连他们查到的这批磷肥从外观上看显得很不正常。它的颗粒、水分都和正常肥不同,颗粒不均匀,有特别大的,有特别小的,还有末子,而且特别湿,水分特别多。经称量后发现净含量亦不足,少则缺量1公斤,多则缺量3公斤。
  稽查人员在检查中还发现,这批“巧园牌”磷肥数量多达59吨。稽查人员还发现,接货老板可能得知消息,无人来提货。但接货单上写着的是“阳高县城关供销社新华街二门市部”。
  “巧园牌”磷肥的样品很快被送到了大同市质量技术监督测试所进行检测。经过检测,其中五氧化二磷的含量仅仅有1.81%,远远低于国家标准。根据这个检验结果,可以判定这个产品属于不合格产品,是劣质磷肥。
  这个1.81%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这个化肥不如当地一些土(壤)的磷的含量,国家标准规定磷肥有效磷含量是12%以上,这个1.81%纯粹是严重的质量问题,这种肥施在地里一点作用都不起,还有极大的副作用。
  大同市质监局立即将情况上报山西省质监局。
    3月28日,山西省质监局发出内部明电,要求各级质监部门紧急查封湖北襄樊“巧园牌”颗粒过磷酸钙,并及时抽样上报检验结果。
  经过排查,稽查人员分别在阳高县4个经销点和仓库发现了更多的“巧园牌”磷肥。通过进一步追查,稽查人员陆续查到“巧园牌”磷肥共计236吨。
  一下查处二百多吨假化肥,这在山西乃至全国都算得上大案件。
  查找山西假磷肥总经销商
  随着对4个经销点的调查,发现阳高县销售的“巧园牌”磷肥都是一个叫陈丕军的人送货上门的,但都不知道陈丕军的下落。
  要追查出所有流向山西的假磷肥,就必须找到这个连接生产和销售的关键人物陈丕军。
  稽查人员按从火车站查收的“收货单”上的单位名称,找到了阳高县城关供销社新华街二门市部。可门市部的经理叫李生虎,他称他主要经营五金化工电料,从不销售化肥。
  当稽查人员把“收货单”给李生虎看时,他才交代:陈丕军是个中间商,经常送些皮桶给他卖,有时候会用到公章,很有可能是陈丕军利用送货的名义偷偷盖了门市部的公章。
  在李生虎的帮助下,稽查人员很快找到了陈丕军。陈丕军系原阳高县城关镇丰收磷肥厂职工,他就是假磷肥山西总经销商。
  据陈丕军交代,因为他要和湖北襄樊巧园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供货合同,如果个人签订的话,襄樊铁路部门不会批车皮,于是他就借给李生虎送皮桶之机私自盖了他门市部的公章,并签订了合同。
  陈丕军称磷肥以每吨400元从湖北襄樊巧园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购货,然后以每吨600元批发给各经销点。至于磷肥是真是假以及用什么加工的,陈丕军称一概不知。
  从湖北襄樊巧园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给陈丕军的各种手续看,这是一家证照齐全的正规厂家,怎么会生产如此劣质的磷肥,这种磷肥究竟是怎么炮制出来的呢?
  大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立即将调查情况再次向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汇报。
    4月1日,山西省质监局向湖北省质监局发出《关于对湖北襄樊“巧园”牌劣质化肥进行协查的紧急通知》的明码电报。
  湖北省质监局当天就向襄樊质技监局作了传达,要求襄樊作出周密部署,指示该局立即成立专案组,速查速办。
  于是,襄樊市质监局紧急启动由执法人员、农资监督员和企业组成的打假协作网,对全市农资市场进行排查,全面围剿“巧园牌”劣质磷肥。
  据调查,襄樊巧园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巧园公司)位于襄樊城区柿铺西村十组、荆襄高速公路旁边的一处废弃的施工场地内。2004年9月襄樊市质监局在化肥质量专项抽查中,发现巧园公司既不具备生产条件,也未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便非法生产颗粒磷肥。经质量检测,其产品的有效磷含量仅为7.5%。质监局对巧园公司进行了立案查处,责令其停产,没收其产品,并在当地媒体发布了该公司及劣质产品的黑榜公告。在当地身败名裂的巧园公司,自此开始转入偷偷摸摸的“地下”生产和“黑市”交易。
    4月2日,襄樊市质监局执法人员来到巧园公司时,该公司已人去场空,只见一台破旧不堪的粉碎机及零散的原料堆放在残垣断壁之中,还有数百吨磷酸氢钙粉。
  经过多方调查,终于找到了巧园公司的老板黄治富。
  可黄治富却辩解说,在山西省被查处的劣质肥并非是巧园公司所生产。黄治富称,今年1月,山西大同市阳高县的陈丕军联系说要200多吨的颗粒过磷酸钙。他曾表示无法生产,但陈丕军仍要求其想办法调货,他通过关系联系上了襄阳地宝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称地宝公司)。
  稽查人员随即赶到地宝公司,发现这家厂的车间里堆放着大量的灰色颗粒物,看上去和山西大同发现的劣质磷肥很相似。但这种颗粒物的包装袋标明的是硫酸钙。
  再三追问下,地宝公司负责人张永理说出了实情:今年1月,襄阳一化肥厂一个叫王定元的业务员找到他,以替巧园公司购买生产复合肥填充料的名义,要求购买硫酸钙。经过商议,双方以每吨110元价格成交。然后王定元安排人员在地宝公司的车间,将硫酸钙装进“巧园牌”磷肥的袋子里面,运出去。
  稽查人员由此推断,山西发现的“巧园牌”磷肥就是襄阳地宝公司的硫酸钙。这种廉价的硫酸钙套上巧园牌磷肥包装袋后,直接发往了山西阳高县。
  据张永理介绍,硫酸钙主要原料是磷酸乙胺的副产品,这种副产品每吨才卖10元钱,他们通过粉碎、混合、造粒等工序加工成了硫酸钙,每吨出厂价约110元左右,而真正的磷肥每吨要卖400多元。
  据了解,硫酸钙中的磷含量极低,且国家明令禁止不得将硫酸钙冒充磷肥使用。稽查人员再次找到黄治富时,黄“顽固”地称是业务员王定元和地宝公司的事,与他无关。
    4月11日,公安局依法传唤了王定元。
  王定元交代,从去年12月起,巧园公司老板黄治富找到他,要求他以替巧园公司购买生产复合肥填充料的名义,从地宝公司以每吨110元价格购买了硫酸钙。他的一切行为都是照黄治富的指示进行的,他只收取一点中介费。
  至此,黄治富这个制假的幕后黑手终于浮出水面。
  揭开磷肥造假“内幕”
    4月14日,公安局依法传唤了黄治富。襄樊市质监局依法查封了巧园公司。在铁的事实面前,黄治富交代了他与陈丕军串谋制售劣质磷肥的犯罪事实。
    2004年下半年,黄治富在山西大同出差时,结识了陈丕军,一个生产化肥,一个经销化肥,两人很快成为“朋友”。
    11月的一天,陈丕军打电话给黄治富说:“你能不能搞到磷肥,我们这儿磷肥很俏。”
    2004年12月,黄治富与陈丕军签订了一笔“供应磷肥过磷酸钙600吨、总金额达24万元”的合同。
  签订合同后,黄治富就开始找磷肥。不久,他瞄准了襄阳地宝公司的硫酸钙。他想,硫酸钙和过磷酸钙在外观上,区别不是很大,完全可以以假充真,并且二者的差价很大。
  黄治富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又耍了一个花招,自己不亲自出面,而是找到化肥厂业务员王定元,安排他去购买硫酸钙,并进行加工、造假。
  就这样在伪造的生产许可证和检验报告的掩护下,打着“巧园”的牌子,假磷肥发到了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以每吨400元的价格卖给陈丕军,再由陈丕军销售给当地一些农资经销点。
  据黄治富交代,他从2004年12月开始履行与陈丕军签订的合同,至今年4月已发出7个车皮、共420吨货,货值16.8万元,已收货款12万元。
    4月16日,黄治富被依法刑事拘留。
  黄治富发往山西阳高县的假磷肥的数量是420吨,而阳高县当时只发现了236吨,这意味着还有180多吨假磷肥不知去向,如果流入农民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襄樊市质监局立即向山西大同市质监局发出紧急协查通报,追查这180吨假磷肥的去向。
    4月17日,襄樊市质监局会同襄樊市公安局在火车站提取了全部发车记录。
  协查通报发出的第二天,大同市质监督局就传回了捷报。阳高县化肥经销商陈丕军在稽查人员检查期间竟然顶风作案,又偷偷从湖北购进180吨假磷肥,但当日下午,就被截获。
  加上此前查获的劣质磷肥,由湖北发往山西的420吨劣质磷肥已被全部追查到,无一粒流到农民手中。
    4月17日,山西经销商陈丕军被大同市公安机关拘留审查,不久被执行逮捕。
  5月10日,黄治富也被批准逮捕。